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114篇
航天技术   45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有界控制导弹随机最优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削弱加速度界和系统噪声对拦截导弹性能的影响,基于随机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考虑有界控制的随机最优制导律(stochastic optimal guidance law,SOGL)。通过系统降阶与性能指标变换和随机输入描述函数近似,将拦截导弹的控制有界和状态估计误差考虑到了该制导律的设计当中。同时,为削弱目标加速度估计延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SOGL的补偿形式,并基于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SOGL相比于传统的最优制导律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其补偿形式削弱了滤波器估计延迟的影响,更适用于目标机动存在切变的情形。  相似文献   
82.
超临界压力下低温甲烷的湍流传热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亚洲  华益新  孟华 《推进技术》2010,31(5):606-611,622
通过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在准确确定甲烷的热力学和传输物性变化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两种热流密度下超临界压力对低温甲烷的湍流传热过程的影响,揭示了对流换热Nusselt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压力下,热力学和传输物性对湍流传热现象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在甲烷的临界区域附近,由于物性的剧烈变化会导致传热过程的恶化现象;在高热流密度情况下(如7MW/m2),增大管内压力有利于提高对流换热强度;现有的常用变物性湍流传热公式不能适用于超临界压力下低温甲烷的对流换热计算。  相似文献   
83.
FL-24风洞埋入式进气道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压引射和经过校准的文氏流量计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埋入式进气道的捕获流量和流量测量精度,成功地在FL-24风洞中建立了埋入式进气道试验技术.风洞试验表明:整个试验系统设计合理,流量测量精度达到了0.5%以内.  相似文献   
84.
随着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分米级、厘米级的实时精准定位需求日益凸显。低轨卫星轨道高度低、信号强度大、短时间内几何构型变化快,因此应用低轨卫星开展导航增强服务成为研究热点。低轨卫星的增强服务性能依赖于星座的快速组网和设计,低轨卫星星座构型、轨道高度、轨道倾角等是影响其覆盖性能和增强性能的关键因素。全面分析了低轨星座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和单星覆盖性、地面人口密度、空间环境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构型和复合构型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并进一步分析低轨星座的覆盖性能。结果显示:复合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可以实现对全球的连续覆盖,同时满足极地高密度覆盖和低纬度的连续覆盖需求,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增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5.
为深入探究唇罩侧板后掠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风洞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侧板不同后掠状态下的不起动流场特征,细致地研究了后掠角度影响进气道起动的流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唇罩后掠能够提高进气道的起动能力,来流Ma=5.0和Ma=4.0时,进气道的最小起动后掠角分别为75°和82.5°。Ma=5.0来流条件下,不起动的分离包前缘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不受后掠角影响。唇罩后掠角度增大时主要通过侧板的展向溢流,改变分离包的位置及形态,进而通过降低分离包内的逆压梯度来影响进气道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86.
袁化成  陈文芳  刘君  华正旭 《推进技术》2017,38(8):1717-1725
为了探究前体典型几何参数对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气动特性的影响,在相同的前体外压缩角度和几何长度下,对基于圆锥截线参数控制横向截面的高超声速前体流动特性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高超声速前体宽度比、形状参数、形状角度参数以及水平半宽控制曲线次数对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四个几何参数对前体横向压力梯度的构建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前体横向溢流,进而影响前体/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增大前体宽度比、形状参数、水平半宽控制线次数,减小形状角度参数,可减小前体展向压力梯度及横向溢流,提高前体/进气道流量捕获特性,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上述参数变化对应的前体/进气道流量系数分别增加了25.1%,13.7%,20.3%及12.2%。  相似文献   
87.
基于余量修正原理的多翼面气动力反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詹浩  华俊  张仲寅 《航空学报》2003,24(5):411-413
 将Takanashi 的余量修正方法由只针对单独翼面发展到针对多翼面问题, 形成一种处理多翼面升力系统的余量修正设计方法, 以此为基础发展了一种跨音速多翼面升力系统气动力设计方法, 形成了相应的跨音速多翼面设计软件, 并将该软件与国外先进的CFD 分析软件相结合, 形成跨音速多翼面升力系统气动力设计软件系统。利用该多翼面空气动力设计方法, 以鸭式布局为例, 进行了双翼面升力系统的气动力设计。设计实践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和软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LD-1型雷电抑制器检查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从生产实际出发,自行研制的用于对某型飞机成品雷电抑制器的检查设备,该系统的核心是应用了可编程控制器理论,并介绍了飞机雷电抑制器检查设备的结构组成、检测原理和系统特点等.该检查设备经调试使用后,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该设备具有扩展功能,经过改动,即可用于其他机型上的同类装置.  相似文献   
89.
合成了纳米级铂催化剂,同时利用AFM,XRD和SEM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氧气电化学还原的研究.在极限电流控制范围内,氧气浓度为7×10-6~5010×10-6时,传感器的灵敏度为381nA/10-6,O2气体浓度与响应信号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0.
ACTIVE SPACECRAFT POTENTIAL CONTR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arging of the outer surface or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of a spacecraft in orbit can have a severe impact on the scientific output of the instruments. Typical floating potentials for magnetospheric satellites (from +1 to several tens of volts in sunlight) make it practically impossible to measure the cold (several eV) component of the ambient plasma. Effects of spacecraft charging are reduced by an entirely conductive surface of the spacecraft and by active charge neutralisation, which in the case of Cluster only deals with a positive potential. The Cluster spacecraft are instrumented with ion emitters of the liquid-metal ion-source type, which will produce indium ions at 5 to 8 keV energy. The operating principle is field evaporation of indium in the apex field of a needle. The advantages are low power consumption, compactness and high mass efficiency. The ion current will be adjusted in a feedback loop with instruments measuring the spacecraft potential (EFW and PEACE). A stand-alone mode is also foreseen as a back-up. The design and principle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active spacecraft potential control instrument (ASPOC)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Flight experience with a similar instrument on the Geotail spacecraft is outl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